首页 > 新闻 > 社会 >

台风“桦加沙”在广东阳江登陆

发布时间:2025-09-24 17:46:38来源:
一、狂风骤至:全省最大阵风的惊人威力
9 月 24 日的珠海,被一场罕见的狂风撕开了平静。截至当日 11 时,万山区万山岛录63.8 米 / 秒的 17 级以上阵风,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全省当日极值,更达到超强台风级风力标准 —— 要知道 17 级风的风速下限已达 56.1 米 / 秒,足以将露天车辆掀翻、让大型广告牌化身 “空中炮弹”。
站在香洲高层住宅窗边望去,平日里挺拔的棕榈树被狂风按成 “90 度鞠躬”,部分老树直接连根拔起;情侣南路与金湾路先后出现海水倒灌,浑浊的海水漫过人行道,向低洼小区蔓延。有市民拍到,横琴湾酒店附近海域掀起四五层楼高的巨浪,拍打堤岸的声响在暴雨中格外刺耳。这种破坏力并非个例,2014 年台风 “威马逊” 以 17 级强度登陆海南时,曾造成大规模房屋损毁,如今珠海的景象让人真切感受到自然之力的威慑。
二、三重叠加:这场风暴为何如此猛烈?
此次极端天气的背后,是台风与环境条件的 “致命组合”。罪魁祸首是超强台风 “桦加沙”,其中心在距珠海高栏港约 60 公里的近海徘徊时,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仍达 16 级(52 米 / 秒)。更危险的是,台风带来的风暴增水恰好与天文大潮叠加,形成风、雨、浪、潮四重灾害共振,这也是沿海地区最忌惮的灾害模式。
气象专家解释,“桦加沙” 的路径堪称 “完美增强型”—— 它穿越巴士海峡时避开了地形削弱,在南海海域充分吸收能量,再加上南下冷空气与台风低压形成的强气流差,即便不直接登陆珠海,也带来了相当于正面袭击的破坏力。从监测数据看,珠海海面平均风力维持在 12-15 级,陆地阵风普遍突破 14 级,这样的风力足以对钢筋混凝土建筑的门窗、幕墙造成损毁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颗 “风王” 巅峰时强度达 62 米 / 秒(17 级以上),曾问鼎今年以来全球最强热带气旋。
三、全城戒备:“五停” 之下的应急防线
面对狂风威胁,珠海启动了最高级别应急响应。9 月 24 日中午,“停课、停工、停产、停运、停业” 的 “五停” 指令全面生效,主干道上几乎不见车辆行人,商场超市暂停营业,港口码头全部封停。气象部门每小时更新预警信息,通过短信、APP 等渠道反复提醒:“低洼地带居民立即转移,切勿进入地下车库”。
在情侣南路海水倒灌现场,应急人员踩着齐膝深的积水堆砌沙袋;万山岛等重灾区,救援船只顶着风浪转移受困群众。社区工作者逐户排查老旧房屋,电力部门组建应急抢修队待命 —— 尽管部分区域已出现断电断网,但全城联动的防御体系有效降低了伤亡风险。截至下午 4 时,暂未收到重大人员伤亡报告。
珠海的严防死守并非个例。台风登陆地阳江早在 23 日下午 6 时就将台风预警升级至红色,实施全域 “五停”,闸坡渔港的渔船全部回港避风,所有海岛旅游项目关停。中山、深圳等周边城市同步响应,港珠澳大桥实施交通管制,拱北等珠澳口岸暂停通关,全市公交与驾考业务全面停摆。国家防总已将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,广东境内所有高铁、普速列车于 24 日全部停运。
四、风眼登陆:阳江的正面迎战与全域影响
就在珠海风力渐弱之际,台风 “桦加沙” 的核心力量24 日 17 时前后在阳江海陵岛一带沿海登陆,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13 级(40 米 / 秒),中心最低气压 955 百帕。尽管较巅峰时的 17 级强度有所减弱,但登陆现场仍展现出惊人威力:海陵岛沿岸巨浪拍击堤岸,部分临海风挡玻璃被击碎,乡镇道路上的路灯杆成片倒伏。
阳江气象台此前预判的 “大暴雨到特大暴雨” 已准时抵达,登陆后台风与冷空气联手,将强降雨带向更广区域。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,24 日 14 时至 25 日 14 时,广东中南部、广西南部等多地出现大暴雨,沿海局地遭遇特大暴雨。更需警惕的是,天文大潮与风暴增水的叠加效应仍在持续,珠江口至粤西沿海的海水倒灌风险尚未解除。
五、风雨未歇:后续挑战与自然警示
登陆后的 “桦加沙” 正以偏西方向移动,穿过雷州半岛后将进入北部湾,趋向越南北部,强度逐渐减弱。珠海的风雨影响预计在 25 日基本结束,但阳江、湛江等地的强风将持续至 25 日,降雨则要到 26 日才会明显减弱。气象专家特别提醒,台风登陆不等于危险解除,其外围环流仍可能引发山洪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,华南多地需持续戒备。
更令人关注的是,“桦加沙” 的影响尚未落幕,今年第 20 号台风 “博罗依” 已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,预计 27 日进入南海东部,28 日起再次给华南带来强降雨。秋台风的密集来袭,印证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频次增加的趋势。
这场始于珠海 17 级阵风、终于阳江登陆的台风事件,留下了双重启示:一方面,珠海、阳江等地的 “五停” 防御体系与跨区域联动,为减少伤亡损失提供了有效范本;另一方面,如何加固沿海市政设施、优化风暴潮与多台风叠加的预警模型,仍是沿海城市治理的长期课题。
此刻珠海的夜空已见疏星,而阳江的救援人员仍在风雨中排查险情。从伶仃洋到海陵岛,这场台风中的坚守与抗争,正是人类与自然相处的缩影 —— 我们无法阻止风暴,但可以用专业与团结,为家园筑起最坚实的防线。

(责编: admin)

版权声明: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。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