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:全市解除“五停”措施
发布时间:2025-09-24 17:49:56来源:
16 时的指令:30 万人守护下的城市重启
9 月 24 日 16 时,深圳市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的通告准时发布:“台风‘桦加沙’强度减弱并远离,全市解除‘五停’措施”。此刻的福田 CBD,停摆近 20 小时的写字楼开始亮起零星灯光;光明区光姜路,交警正拆除最后一段警戒带,路面上被狂风刮倒的树木已清理完毕 —— 这场应对 16 级超强台风的 “城市暂停”,在转移 30.6 万群众、实现零伤亡的答卷后,正式按下重启键。
“手机刚收到解除通知,店里就开始打扫消毒了。” 罗湖区东门老街商户王老板的动作很麻利,他的店铺紧邻此前预警的风暴潮高危区,得益于 23 日 18 时启动的 “五停” 指令,门窗加固、商品转移等准备工作从容不迫。与珠海积水围城的紧张不同,深圳因台风路径偏西、10 级风圈影响范围有限,叠加提前 36 小时的防御部署,城市核心区未出现大面积内涝,仅大鹏新区记录到 137.9 毫米的最大降雨量。
退 “风” 还路:“荧光绿” 守护的复苏动脉
城市重启的首道考题,是交通路网的快速复苏。在光明区光明大道,300 名交警已连续奋战 18 小时,累计处置 47 处道路险情,用 “1 分钟接警、3 分钟响应、5 分钟到达” 的应急标准,保障主干道通行能力维持在 85% 以上。16 时 15 分,南环振兴路口的铁骑队员正协助拖车移走最后一辆受困车辆,队员卢伟雄的手套还沾着泥渍:“断树清理完就能恢复双向通行,晚高峰前肯定能通”。
公共交通的回归同样迅速。16 时 30 分,深圳地铁 1 号线首趟恢复运营的列车从罗湖站驶出,车厢内广播循环播放安全提示;深圳北站的显示屏上,停运的高铁班次逐步恢复售票,工作人员正用消毒喷雾对自助取票机进行消杀。截至 18 时,全市公交、地铁运力已恢复至正常水平的 90%,核心商圈周边拥堵指数控制在 2.0 以下,未出现因重启导致的交通瘫痪。
民生 “续航”:从 “五停” 到 “五复” 的无缝衔接
解除 “五停” 并非简单 “松绑”,而是精准衔接的民生保障。在南山区某应急避难所,志愿者正协助 500 余名安置群众有序撤离,每人领到包含饮用水、饼干的 “返程包”,社区网格员同步登记返程需求,对独居老人提供上门帮扶。针对企业复工,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推出 “快检通道”,对厂房电路、消防设施等进行快速排查,截至 20 时已有 80% 的规上企业完成复工准备。
教育领域的 “复课预案” 更显细致。参照周边城市经验,深圳虽未明确复课时间,但多所学校已启动校园安全排查:加固松动的高空悬挂物、检修排水系统、消杀食堂后厨,部分寄宿制学校开始通知学生错峰返校,确保 25 日能正常复课。“老师刚发了校园安全自查视频,看到操场的断枝都清完了,送孩子上学很放心。” 福田区家长李女士的顾虑被及时打消。
风过留思:“零伤亡” 背后的韧性密码
这场 “暂停与重启” 的实践,揭开了深圳应急体系的升级密码。市级 - 区级 - 街道三级指挥体系实现预警信息 10 分钟全覆盖,5G 视频会商系统让气象、交通、市政等部门信息共享延迟不超过 3 秒,特殊群体 “一对一” 转移机制更确保防御无死角。与 2018 年台风 “山竹” 相比,此次沿海堤防成功抵御 4 米浪高冲击,供电供水系统运行正常率达 99.2%,即便 5 宗小型水库出现溢流,也未引发次生灾害。
但短板仍需正视。大鹏湾岸段 281 厘米的最高潮位逼近警戒值,部分老旧小区仍存在排水不畅问题,这些细节被纳入市三防办的复盘清单。专家指出,深圳的经验在于 “精准防控”—— 既避免了 “过度防御” 的资源浪费,又通过动态监测实现风险早处置,这种 “弹性防御” 模式值得沿海城市借鉴。
夜幕降临时分,深圳湾的灯光次第亮起,车流声、商铺吆喝声逐渐恢复往日节奏。这场台风中的 “城市暂停”,不仅守住了生命安全底线,更锤炼了应急响应的精度与温度。当 “五停” 的红色通告被 “五复” 的指引取代,这座城市用有序复苏证明:真正的韧性,从来不是硬抗风雨,而是懂得何时暂停、如何重启。
(责编: admin)
版权声明: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。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。。